声声慢
学情分析(蒋楠).doc
观课记录(蒋楠).doc
教材分析(蒋楠).doc
教学课件(蒋楠).ppt
教学设计(蒋楠).doc
课标分析(蒋楠).doc
课后反思(蒋楠).doc
评测练习(蒋楠).doc
效果分析(蒋楠).doc
《走进李清照的情感世界——品读<声声慢>》教学设计
淄博中学高二语文组 蒋楠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词作的艺术风格。
2、 掌握运用关注词眼、品读意象、知人论世等来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
3、 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二、细化目标:
1、 是什么——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2、 为什么——这首词中为什么会有如此浓重的情感。
3、 怎么样——这首词中的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点拨法、比较阅读法
(二) 教学过程:
1、 三组同学展示摘抄内容,黑板讲评。
2、总结《声声慢》前置作业完成情况,优秀学生加分。
3、新课导入
[出示幻灯片]
在浩瀚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女性最为光彩夺目,她将一生经历的复杂情感诉于笔端,写出了流传千古的绝世名篇。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她的传世之作《声声慢》,走进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情感世界。
首先来看学习目标:
我认为,这个学习目标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
(板书)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4、诵读感知,找准情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咱们都提前预习过了,我找两个同学来给大家范读一下,大家认真听并思考一个问题:哪一个字可以概括本词所抒发的情感,或者说本词的词眼是什么。
刚才两个同学都读的很精彩,确实读出了百感交集、惆怅万千的愁绪。
大家说,哪个字可以概括本词的情感啊?没错,一个字“愁”,这也是本词的词眼所在。
下面,老师我再给大家朗读一遍,请所有同学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象一下那幅哀愁凄凉的秋景画面。
好,这首词确实蕴含了浓浓的愁情。李清照为什么会有如此之愁呢?那就需要我们知人论世,从她的生平中寻找答案。
5、知人论世,寻找愁因(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 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 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 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留遗孀。
1131年: 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 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 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这是李清照坎坷一生的速写扫描。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词人的身世之愁和家国之愁。李清照作品风格虽一直带有婉约派的典型特征,但艺术内容却随着个人经历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板书)以南渡为界,前期是闺怨相思之愁,后期转为家国破碎之愁,比如《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声声慢》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正是这种国家破碎,挚爱离去,颠沛流离,晚年孤独,才使得《声声慢》有如此浓重的愁情。可以说,这份愁情浓的散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