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雨巷》
《雨巷》23张ppt.ppt
《雨巷》教学设计.doc
丁香花 MV 唐磊(动画版).flv
雨巷.mp3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雨巷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雨巷》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诗两首》之一。《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又寂寥的小巷中独行。
  二、学生分析
  本篇课文是高一年级的新诗单元的第二篇,虽然是高一年级,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十多篇的现当代诗歌,对诗歌得诵读技巧不陌生,所以学习起来并不吃力。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从初中的学习内容转变到高中得学习内容上,对许多课文艺术手法和艺术技巧总是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中,只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就能使学生们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学得正确的分析鉴赏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本诗的中心意象和象征意味;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导入环节:搜集诗歌所需要的背景音乐如歌曲《丁香花》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能引导学生走进诗歌,体味情感。
  教学过程:播放《雨巷》诵读录音,能使学生及时校正自己的读音及声调,然后让学生模仿录音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更好地体味诗人惆怅情怀。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