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70+3010字。

  榆林市第十中学课堂六步教学导学提纲教师版1
  年    级 高一年级 班    级 学生姓名
  课    题 沁园春 长沙 课    时 第一课时 责任教师 马寒
  小组名称 本节组长 提纲完成情况
  学习目标 1.学习感受并理解诗人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理想抱负和精神境界。
  2.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3.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4.背诵这首词。
  本节学习
  重难点 理清诗歌思路,感受诗歌意境,领会诗人情感。
  本节学习
  方法 反复吟读、理解、背诵诗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了解作者,背景,文体知识
  1、毛泽东,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25年。
  3、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1)沁园春(qìn)   
  (2)峥嵘岁月(zhēngróng)
  (3)百舸争流(gě) 
  (4)怅寥廓(liáokuò)
  (5)挥斥方遒(qiǔ)  
  (6)浪遏飞舟( è )
  2、本词可以用四个字来理清思路,你认为是哪四个字(从词中找出):
  立、看、问、忆。
  3、纵观全词,描述了几幅画面?请用用简介的语句概括出来。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
  榆林市第十中学课堂六步教学导学提纲教师版2
  年    级 高二年级 班    级 学生姓名
  课    题 沁园春 长沙 课    时 第二课时 责任教师 马寒
  小组名称 本节组长 提纲完成情况
  学习目标 1.学习感受并理解诗人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理想抱负和精神境界。
  2.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3.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4.背诵这首词。
  本节学习
  重难点 理清诗歌思路,感受诗歌意境,领会诗人情感。
  本节学习
  方法 反复吟读、理解、背诵诗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词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忆”字所关涉的具体内容是那些?哪个字统领,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承接过渡作用。“峥嵘岁月”意思是不寻常的岁月。“曾”“忆”说明以下内容是作者面对壮丽的湘江秋色浮想联翩的结果,是回忆。“忆”字领起的句子包括“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由“恰”字统领,将往昔美好的生活高度浓缩在很有限的语言中,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化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同学们谈论国事,慷慨激昂、奋笔疾书、写出激浊扬善的文章,蔑视权贵把反动派视如粪土。
  这七句形象的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毛泽东及战友们一天下为己任,蔑视权贵,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