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 导学案学生版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10谈中国诗.doc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11.中国建筑的特征.doc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12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doc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13宇宙的未来导学案.doc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学生版.doc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2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doc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3边城导学案.doc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导学案.doc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5滕王阁序学案导学.doc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6逍遥游导学案.doc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导学案.doc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8咬文嚼字学案.doc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9说“木叶”.doc

  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制作人:焦海楠   校对人:孙艳红  组长:宝国华  
  教务主任签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情节发展脉络,积累字词
  2、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3、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重点难点】
  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学法指导】
  1、提前预习,结合注释并利用工具书扫除语言障碍。
  2、了解小说情节,感知人物性格。
  3、结合课后练习,思考小说主题。
  【知识链接】
  一、 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水浒》是一部著名的描写农民革命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水浒》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队伍的产生、发展和失败过程。它愤怒地揭露了朝庭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也具体描述了起义军失败的悲惨结局。
  二、 作品简介
  《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水浒》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 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
  ……
  《边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本中的关键字词,积累关于人性的名言名句。
  2.在感知、领悟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辨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各种手法及其效果,咀嚼、品味作品的语言。
  3.驱遣自己的想象,唤起与小说中人物的共鸣,获得审美的享受。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小说中的关键语句,
  2.体会作者在对湘西风土人情的描写中寄寓的感情,感悟作者通过对人性美的描绘引发的人生思考。
  3.学习和掌握心理描写及塑造人物的方法。
  4.赏析小说的语言特色。
  【自主预习】
  一、有关“人性”的名言
  1.世上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但教育和习惯却使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必须隔着各种外衣对它们加以认识。(切斯特菲尔德)
  2.爱情、希望、恐惧和信仰构成了人性,它们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勃朗宁)
  3.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
  4.人的野性无异于橡树林中的各种野兽。(本•琼森)
  5.只要有可能,人人都会成为暴君,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性。(笛福)
  6.人就像藤萝,他的生存靠别的东西支持,他拥抱别人,就从拥抱中得到了力量。(蒲柏)
  7.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沈从文)
  二、了解文学常识
  作者及背景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他的《边城》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一颗千
  ……
  高中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宇宙的未来》   制作人:霍洁     校对人:高峰
  使用日期:2017年11月            组长签字:         教务主任签字:             评价:
  《宇宙的未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感受语言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
  2、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辨能力和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了解积累
  一、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英国著名物理 学家和宇宙学家,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
  研究领域主要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著有《时间简史》(1988年)、《果壳中的宇宙》等科普著作,均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出版,是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
  二、写作背景
  本文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录。这篇演讲,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的预言,然后过渡到自己对宇宙未来的预言,结构严谨,重点突出。作者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未来作出了两种预测,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是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就会在大挤压处终结。”可“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所以两种结果都有可能。
  三、阅读指导
  1、阅读时,采用两步走:第一步泛读,即知其大意,不求甚解。
  第二步精读。
  2、边读边画出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句子、段落。
  3、画出段落的中心句,尤其要注意段首、段尾句。
  4、画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如:也许、左右、可能、似乎、大概等模棱两可的词语。
  5、提取作者观点时,或摘录文中语句,或用自己的语言组织。
  四、霍金名言
  1、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
  2、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
  3、身体和精神是不能同时残障的。
  4、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这不取决于天赋,完全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
  思考探究 
  1、作者是怎样探讨"宇宙的未来"的?  
  2、文段8中为什么说“即使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为什么第10段又说“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