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70字。
《梦游天姥吟留别》参赛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体会和学习夸张及想象结合的表现手法,能够鉴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作品。
2.技能与方法: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官场,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本诗中神奇瑰丽的梦幻世界所寄予的理想。
【教学重点】
1.体会和学习夸张及想象结合的表现手法,能够鉴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作品。
2.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官场,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教学难点】1、掌握鉴赏诗歌感情的方法。2、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理清本诗的梦游线索。
3.研习诗文第1段,并尝试背诵。
【重点难点】
1.熟读诗歌,研读第1段。
2.理清本诗的梦游线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傍着古朴优美的旋律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放飞思绪在历史长河中,不禁感慨“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说到古人与月,我们便不禁想到一位伟大浪漫主义诗人,他与月有着一段难以割舍的情缘,他就是“李白”,月之于李白,不但伴随着他寂寞潦倒的一生,也丰富了他诗艺的殿堂,可以说“明月”装饰了李白的诗。
难怪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他的《怀李白》中这样写道“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作者介绍:
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其文豪迈俊爽。著有《李太白集》。
2.作品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长安后,李白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段时间。这时他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