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10字。

  《登高》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一、导入
  游戏“飞花令”,主题字是“秋”。
  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这些诗人的笔下,有的秋是萧瑟凄凉的,有的秋是徇烂多彩的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去走进杜甫的《登高》,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赏析意象,把握感情;
  2.美读诗歌,熟读成诵。
  三、诗人生平和背景介绍
  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世”,因此在感受杜甫的诗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多媒体呈现)
  35岁以前读书壮游,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
  35—44岁长安求职,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44岁才被任命为河西尉,但一个月后爆发安史之乱。
  44—48岁流亡,被叛军俘虏受尽侮辱,逃出后破衣麻鞋见天子,不久因直言进谏营救房琯被贬。期间遭受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8—58漂泊西南,在成都靠严武帮助建草堂安居,54岁时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欲回家乡,两年后病死在湘江破船上。
  杜甫一生可谓命途多舛,我们今天所学的《登高》也是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后,他寓居夔州时,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所作。
  四、倾情诵读:注意语调、语速;初步把握情感。
  5、赏景:
  请从前两联中找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或多个意象赏析,并且有感情地诵读。
  步骤:意象+特点+情感
  点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一切景语皆情语”,抓住意象特点,体悟诗人情感。
  *指导诵读:因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带着情感读这些景物。"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