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10字。

  《登高》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课题 登高
  解读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歌;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情分析 何谓鉴赏?鉴赏就是鉴别、赏析。赏析出诗歌意境好坏的原因,关键要把握住诗句本身的含义,结合诗人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或者从诗句本身的语言信息中分析出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而不是置诗句于一边,大谈自己的感受,或引申出一个观点进行阐发性的议论。 本节课不仅是要学会鉴赏,还要学会分析和揣摩。
  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 本单元话题为“深邃的人生感悟”,要求学生对杜甫当时的经历、心境和情感要有深刻的认识。面对不同的景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从中体会一个诗人的境界和情怀。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并传承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能力目标 掌握诗歌景、境、情的关系,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和登高类诗作的一般写法。
  教学资源 1鲁教版高二必修五课本
  2.课件
  教学重点 景、境、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 景、境、情的关系。
  方法解读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教学准备 1.把握教材,学生充分预习
  2.提前布置导学案,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3.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用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导入新课并展示多媒体。 学生听讲并感受。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步骤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步骤二:再读课文,把握题旨
  步骤三:三读课文,研讨内容
  步骤四:四读课文,深切体味 这首诗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诗人为何而悲?请同学们结合诗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作者是如何写悲的?(1)首联共写了哪些景物?分别用什么词描写?这些景物给人什么感觉?就其中你感受最深的景物描绘一下。(2)颔联历来被称为千古名句,句中写了哪几种景物?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会想些什么?(3)根据上面的分析,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两幅画面。(4)这两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