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70字。
《氓》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一、导入
在今天的河南省北部,有一条淇水河。河水曲曲折折,浩浩荡荡,流向西南。3000多年前,就在这淇水河边,有一位女子面对着淇河水讲述了她自己的爱情故事。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诗经》中的经典诗歌——《氓》。
二、诵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检查预习成果
(预习要求:诵读全诗,根据课本注释了解词句含义)
1、①找学生分段诵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注意节奏。
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诵读按要求给予点评,订正读错的字音。
②全班齐读,巩固字音。
2、教师范读,请学生一边听读,一边思考:这首诗讲述了这位女子怎样的爱情故事?
至少找两位学生互相补充,完成对诗歌内容的概述,板书本诗的基本脉络
三、分析人物形象
1、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再来看看诗中的人物:诗中的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请大家迅速浏览全诗,用笔划出相关的诗句。
2、引导学生加入讨论,探究女子的性格、形象特点
例如:
将子无怒(温柔,引导学生想象她的表情神态,动作)
泣涕涟涟,载笑载言(单纯,对爱情执着热情)
其叶沃若(美貌,引出“比兴”的用法)
三岁食贫,夙兴夜寐(吃苦耐劳)
亦已焉哉(勇敢坚强)
学生答出一点即板书,如下
3、讨论:这样一个女子,几乎是男性心目中的完美妻子,为什么她还会遭遇婚姻的不幸呢?
1氓不好,即“遇人不淑”
氓是个什么样的男人?
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词句——外貌忠厚、花言巧语、三心二意喜新厌旧、家暴
2家暴的男子通常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脾气,暴躁易怒。这些性格上的缺陷在婚前有显现吗?
——有,“将子无怒”的“怒”
3女子有没有发现男子这个性格上的缺陷,冷静的在婚前分手?
——没有,“将子无怒”的“将”,迁就,纵容,所以婚姻不幸也有女子自身的原因
板书: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受这个凄怨的爱情故事
当堂背诵第3段
五、作业:B层次学生背诵全文
A层次学生背诵3、4、5段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