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60字。
酒意诗情谁与共——《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体会词人浓重的愁情。
2.通过意象和意境的分析,体会词人是如何表达愁情的。
3.了解李清照的个人经历,理解词作背后的愁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有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很火,叫知乎。我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你看过哪张照片使你感觉到深深的孤独感?知乎上有1528个回答,我们选取几张来看一下:
①1971.9.13后,举国震动,人心惶惶。为了转移关注,毛力邀尼克松访华。周只好打点精神,拖着病体折冲樽俎。在酒宴上,尼克松上台发言时,周难得卸下面具,流露出力不从心的疲态。这一幅画面恰好被摄影师捕捉到了。
②白俄罗斯的二战老兵KonstantinPronin,坐在高尔基公园的长凳上。二战结束后的每一年5月9日,他都和当年的战友们相约来此聚会,终于,到了2011年的5月9日,他在这里坐了一整天,独自一个人。
③母亲在一次恐怖袭击中身亡,小女孩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母亲。
④他的未婚妻在马航上消失。这是他的婚房。
孤独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上到一国总理,下到平民百姓,都会有孤独的时刻。而当我看到这些照片时,我一下子想到了一首词,就是《声声慢》。为什么呢?希望今天我们共同赏析这首词后,大家能理解我,也能理解李清照。
二、诵读悟情
1.请大家先默读词作和注解,了解这首词的大致内容。时间2分钟。
2.请大家发出声音,轻轻地去读这首词。时间1分钟。
3.再请大家放声朗读,用你所能达到的最大声音去朗读这首词。时间1分钟。
4.我们已经读过三遍了,请同学们思考:在默读、轻声读、大声读这三种读法中,哪一种读法更适合这首词?为什么?
明确:轻声读更适合这首词,更符合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更像是一种喃喃自语、声声低诉、深沉呜咽。默读说明情感还能克制,不足以表达;大声读又过于高亢,类似于呐喊,又不符合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5.请一位男生、一位女生范读。谁更适合读这首词?为什么?
明确:女生更适合读这首词。不仅仅因为李清照是女性作家,而且她是站在女性的立场来写女性真实的心理感受。以往也有很多男性作家模仿女性写闺怨词,但始终隔了一层,而李清照是从女性角度直接表露自身情感的。
6.齐读全词。
三、赏析叠字
1.大家认为词中最能传递词人心声的一个字是什么?
明确:“愁”
2.全篇读来,字字含愁,声声是愁,可仅一个“愁”字能说尽词人的心事吗?
明确:不能。“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们从这句话中强烈地感受到了女词人一言难尽的苦衷。
3.词中还有哪句是她复杂心情的直接流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