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10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课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解读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对照学案和课下注释做好充分预习,疏通文意,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如何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景物描写,体会作者在本文中流露出的复杂情感,存在一定的难度,还需要教师指导,同时还需要学生思想观点的碰撞。
教材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鲁人版必修四第一篇文章,是著名词人苏轼的著名篇目。诗歌通过书写站在长江边赤壁上看到的波涛汹涌的景象,怀念以往像周瑜一样的英雄,感慨自己功业无成,但最终因为自己思想中不仅仅有儒家积极入世的一面,又有老庄哲学的一面,最终把一腔热血化作酒洒在地上,随水流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写景、怀古、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2、培养鉴赏诗歌时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掌握常用的鉴赏诗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资源 1.鲁人版必修四
2.课件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写景、怀古、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2、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
教学准备 1阅读有关书籍: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2.选取学生的预习资料
3.作调查问卷,了解学情
4.制作.PPT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余秋雨写到“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