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30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
  主备:   审核:      授课人:      备课时间:年月日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基本的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3.通过朗读把握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
  重难点:分析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及其形象。
  预习案
  【背景链接】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立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盟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秦晋围郑示意图
  【基础知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函(    )陵   氾(    )  南  佚(    )  之狐  夜缒(    )    共()其乏困
  阙(    )秦   敝(    )之  秦伯说(    )逢()孙不知(    )
  二、.解释重点词语(指出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4、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6、焉用亡郑以陪邻   
  7、行李之往来8、共其乏困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0、朝济而夕设版焉 
  11、又欲肆其西封  12、阙秦以利晋   
  13、秦伯说  1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导学案
  1、整体感知课文,请分别归纳四个段落的段意
  2、、朗读第二段,品味怎样读才能读出人物心态。
  3、、朗读第三段,思考:烛之武的话可分为几个层次,怎样一步步改变了秦伯?
  4、在评价烛之武时,有人认为他是个“志士”,有人认为他是个“勇士”,也有人认为他是个“辩士”,那么你心目中的烛之武是什么样的人?
  固学案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依靠)
  B。以乱易整,不武(以:用)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之:代词,他)
  D.吾其还也(其:还是)
  2、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
  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下列各句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