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70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一、导语:
都说我们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同学们,文言文真的那样枯燥无味吗?文言文的学习真的就只是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等考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共同探讨一下文言语言的精妙。
2、学习目标:
这是同学们预习的时候提出的一些问题示例(PPT),很有质量,可见大家预习得很认真,有鉴于大家预习的情况和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主题,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请大家读一下。PPT展示(齐读),
1、因声求气,读出人物对话之精彩。
2、咬文嚼字,领悟论辩语言之精妙。
三、合作释疑:
PPT。首先,请大家在组内交流你在预习时存在的疑点,倾听别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理解。在讨论到第三段的时候,可以借鉴这幅地图。
生组内讨论,师巡视,参与讨论。
好,大家讨论的声音小下去了,下面请提出你在组内未能解决的译文,大家一起来探讨。
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1、生1,“何厌之有”的“厌”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回答?
生2答。
师:你怎么判断出的?说说你的思路好吗?
生2展示思路。
师总结学法。
2、生3,“吾其还也”的“其”是什么意思?
生2答。
师:你怎么判断出的?说说你的思路好吗?
生2展示思路。
师总结学法。
……
四、读出虚词之意蕴
PPT展示第二段人物对话,展示两个版本,原版和虚词删减版。学生比较品读,品味删掉了虚词也删掉了哪些对话语气、人物心理或语言意蕴。
生自己揣摩。主动展示其发现,在师生对话与个人诵读中领悟文言虚词之魅力。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练习。
小组主动展示分角色朗读。
附:学生可能会有的发现: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忧心忡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胸有成竹)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委屈。伤感)”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真诚)。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恳切)许之。
五、读出论辩之精妙。
衔接语:秋风瑟瑟,夜色沉沉,烛之武迈向敌营,面见秦穆公,而这一次见面,使秦国撤退,使秦郑联盟,使晋国也随即撤军,可谓一石三鸟,战果辉煌。那么,是什么使烛之武立下如此奇功?文中所写烛之武的说辞,只有九句话,124个字,这其中有哪些精妙之处呢?下面我们来研读烛之武的说辞。
1、读清层次。
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说辞,拿出笔来,表明层次。
请生来说划分的层次并概括每层大意。
师即时生成板书。
2、咬文嚼字,揣摩论辩语言之精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